010-82170939

全面预算管理目的及作用?

发表时间:2019-05-28 17:45

什么是全面预算?

如果说“预算”是一个工具,那么“全面预算”就是一个工具包,或者叫工具组合。

预算做出来的结果,或者展示给大家看到的,是一系列数字,一系列财务数字。我们常说的预算,就是指的这个数据。大家或许以为,把数据做出来,预算也就结束了。其实,这仅仅是预算制定,全面预算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

全面预算是通过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在预测与决策基础上,调配相应的资源,对企业未来一定时期的经营和财务等做出一系列具体计划。主要是预算计划的数字化、表格化、明细化的表达,体现了预算的全员、全过程、全部门的特征。


全面预算管理目的及作用?


全面预算管理目的及作用

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今现代企业管理实践中,各种经济关系日趋复杂,企业管理者只有广泛采用现代管理观念,充分认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不但懂得如何科学地编制全面预算,而且善于运用全面预算管理,才能使企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真正成长为现代化企业。

首先,预算管理不等于预测,预测程序化不明显,而预算是根据预测所制定的几种方案,并从这几种方案中选择出一种最好的方案,必须是程序化的和书面形式的;预算是对预测的一种反映,是对预测的规划。因此,企业全面预算既是由销售、采购、生产、盈利、现金流量等单项预算组成的责任指标体系,又是公司的整体“作战方案”,还是到期(年终)奖惩的标准、激励和约束制度的核心。

全面预算管理特点如下

01全面性

全面预算管理的预算体系包括企业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既能反映企业日常经济活动的预算,也能反映企业资本性财务资金筹措和使用的预算。

02全员性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涉及企业内部权责利关系的制度安排,它不是某一部门的事,而需要上下配合、全员参与。

03全程性

对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的控制以及对企业经营活动结果的评价考核都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得到体现。

04目标性

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明确,除目标利润外,企业的资本结构、股东权益也得到体现。

05指令性

全面预算管理由预算委员会负责,预算一经确定,一般不轻易调整。

预算管理体系作为一种较为成熟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方法,实现了对公司业务流、信息流的整合,对企业规划战略目标、控制日常活动、分散经营风险以及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其目的就是公司利益最大化。

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

财务预算、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共同构成企业的全面预算。因此,全面预算管理不单纯是财务、会计或某个特定职能部门的管理,而是企业综合的、全面的管理、是具有全面控制约束力的一种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的产权结构发生变化,出现了分散的多元化投资者群体,企业也出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权分离。

企业投资者不仅关注企业当前的经营成果,而且关注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不仅关注企业当前实现的利润,而且关注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不仅关注利润的总额,而且关注利润的质量。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适应投资者的需要,经营者对企业的控制和规划,当然也要从经营结果(利润预算)扩大到经营过程(业务预算和资金预算),并进而延伸到经营质量(资产负债预算和现金流量预算)。

因此,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在产权制度变革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请输入内容
请输入内容
请输入内容
关注企业公众号
销售热线:010-82170939
服务热线:400 852 9880
企业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二旗大街39号2层
分支机构:深圳分公司、上海分公司、西安研发中心